日期:2024-07-09作者: 卫浴系列
从公元220年至589年是我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。魏晋南北朝在汉服历史上是破立并重的年代。魏初,文帝曹丕拟定“九品中正”官位准则,“以紫绯绿三色为九品之别”,从颜色上定制了官位凹凸,一望而知。此制历代沿用,直至元明。一起,魏晋时期打破两汉等级森严的冠服准则,如不论文武官员平民大众,皆以幅巾束发,代替了以往拘束的冠帽,一时刻各种头巾花样百出,令人目不暇接。
南北朝时期,北方少数民族入主华夏,北魏孝文帝全面强推汉化变革,从礼俗、言语到服装一概汉化;一起,北方民族的短衣装束袴褶,逐步代替了以往的深衣袍服,成为民间的干流服装。北朝晚期,脱胎于鲜卑帽的幞头首现雏形,创始了我国男装共同的首服标志,尔后盛行一千余年。
以下内容选自《汉服藏美录》,较原文有删省修正。文中所用插图均来自该书。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。
图中七贤,发出袒胸。衣宽袖广,潇洒如神仙。竹林七贤砖刻(部分),一九六○年南京西善桥南朝古墓出土,现藏于南京博物院(《汉服藏美录》内文插图)。
在我国古代的传统社会里,读书人永远是引领风气的精英阶级。战乱时期的魏晋文人更是见义勇为,他们把自己对年代的不满以狂狷的方式宣泄出来,吃毒药,着宽袍,吼怒山林,纾解抑郁……在他们夸大的服饰的引领下,以往礼制谨慎的冠服准则不再盛行,拘束的套装方式逐步被“褒衣博带”所代替。无拘无束的宽衫大袖,成了魏晋时期的时尚标志,先秦至汉代的深衣制自此已根本消失。
这幅著作即以其时享誉民间的七位放浪形骸的士人阮籍、嵇康、山涛、向秀、王戎、刘伶、阮咸为描写目标,描画了他们身着大袖宽袍,披发跣足,于竹林之下喝酒放歌,尽情任意的局面。
据传,魏晋时,贵族及士人阶级盛行服用一种药物—“五石散”。此药性燥,服者全身发热,面若桃花,膂力健旺,似乎毒品般令人一时心迷神醉。为了发出药性,服后有必要吃冷食,饮温酒,洗冷水浴,穿宽松衣服行走。若药性不能发出,须用药发之。故“五石散”又称“寒食散”。其时许多长时刻服食此药者皆因中毒而丧身。
竹林七贤是“五石散”的拥趸,经常服用。吃了药后,他们就穿戴宽松的袍服,相邀喝酒,啸聚山林,行为放浪不羁。因他们是名士,所以这副气派就成了魏晋风姿的注脚。可见其时文人中盛行的宽袍大袖亦即褒衣博带,原本是为了消解“五石散”而发生的一种有用性服装,却因为名士的引领而成了时尚,并开展演变为一个年代的符号。
《洛神赋图》中的广绣襦裙和“杂裾垂髾”,东晋绢本绘画,宋代摹本,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(《汉服藏美录》内文插图)。
相传东晋大画家顾恺之读了曹植的《洛神赋》后,一时冷艳,有感而绘此图,遂为后人勾勒出那个年代的万种风情。
图中女人人物手持麈尾,身着广袖襦裙,衣带飘飘,仪态曼妙,宛如仙女。所谓广袖襦裙,裙外有围裳,围裳下饰以三角形的襳(音同鲜)髾,即“杂裾垂髾”,两汉时就已呈现有这种装修的服装,称袿衣。袿衣的底部有上宽下窄、呈刀圭形的两个尖角,称为“裾”。袿衣之下以裳为衬,是其时贵妇的常服。南朝之后这种装修逐步消失。但此类带有潇洒的襳髾装修的襦裙,后来被神化为神仙服饰。
图中男主角即为曹植,头戴远游冠,着上襦下裳加蔽膝,衣袖广大,腰系绅带,脚踏笏头履。其身边的男随从手持华盖,头戴笼冠,身穿袍服,束绅带,下穿大口袴。侍女头戴笼冠,身穿大袖襦裙,其间一人携着坐具。
顾恺之的另一幅著作《女史箴图》,乃根据西晋名臣张华的文章《女史箴》而画的一幅插图画卷,描绘了汉代宫殿妇女的品德故事。原画共十二段,现存九段。一九○○年庚子之役,八国联军入京,此图为英军所掠。以下撷取其间三段画面,以供赏析。
《女史箴图》中的第四段画面:梳妆图,东晋绢本绘画,唐代摹本,现藏于大英博物馆(《汉服藏美录》内文插图)。
画中一个贵妇,席地而坐,外罩大袖纱罗袍服,着三重衣,帔领绕肩,对镜观容。死后梳头的侍女身穿襦裙,头梳垂髾发式,插树形步摇,身形婀娜。周围的镜台和装脂粉的漆盒皆为汉代样式。
《女史箴图》中的第七段画面,东晋绢本绘画,唐代摹本,现藏于大英博物馆(《汉服藏美录》内文插图)。
图中一男一女,男人头戴委貌冠,身穿薄如蝉翼的纱罗直裾袍,前系蔽膝。女子身穿有围裳的广袖襦裙,“杂裾垂髾”从围裙下潇洒而出,外罩薄如蝉翼的纱罗外衣,姿势曼妙,恰如左思《三都赋》中所描绘的“纡长袖而屡舞,翩跹跹以裔裔”。
《女史箴图》中的第九段画面,东晋绢本绘画,唐代摹本,现藏于大英博物馆(《汉服藏美录》内文插图)。
图中三个女人头插树形步摇,梳汉代发式;身穿广袖襦裙,腰束绅带,围裳下垂“杂裾垂髾”。
顾恺之画的虽是汉代人物故事,发式用具皆为汉代样式,但服装却为东晋样式,不管男装女服,尺度均比汉代宽松许多,佐证了魏晋风姿是从深衣制演化而来的新年代新风气的观念。
由两汉而魏晋南北朝,女子穿戴的较大改变是风格上转向“上俭下丰”。始于汉代的襦裙套装开展至晋代,变成上衣矮小贴身,下裙广大。女人服饰以上襦下裙为主,并以身形细长、柔媚为时尚。以曲裾深衣的秦汉遗俗为根底,加之北方传入的文明元素,开展出一种杂裾垂髾服。上衣的长飘带曰“襳”,固定在长裙下摆的燕尾状装修曰“髾”。首要样式特征为上身紧窄,袖子广大,下摆多重,有飘带,全体感觉宽博潇洒,似仙人踏云而至,标明此刻人们的观念已由天然质朴转向豪华雕刻。飞襳垂髾尽管冷艳,盛行时刻却很时间短,至唐代,除了舞伎,再无人穿戴。
魏晋南北朝的贵族妇女同男人相同,脚下穿戴高翘如墙的笏头履、重台履,高翘的鞋头饰以斑纹,可将曳地的衣裙收揽,便于跨步,一起显现高雅而摇曳的步态。梁简文帝有诗《戏赠丽人》,一句“罗裙宜细简,画屧重高墙”生动地描写了这一年代风气。
《列女传图》(部分),东晋绢本绘画,南宋摹本,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(《汉服藏美录》内文插图)。
顾恺之根据西汉名儒刘向撰写的《列女传》所制造的又一幅传世名画,风格类同《女史箴图》,原画分为八段,共制造二十八人。
图中这位淑女头插步摇,穿大袖衫、曳地长裙,腰束绅带,风姿绰约,翩若仙姬。令人想起南北朝著名诗人庾信《奉和赵王佳人春日诗》中的诗句“步摇钗梁动,红轮帔角斜”……
古代女子的首饰步摇,底座称山题。因其形似山,着于额前,故名。《后汉书·舆服志下》曰:“步摇以黄金为山题,贯白珠为桂枝相缪。”清代林颐山《经述·释王后首服四》:“步摇上有垂珠,步则摇,因其贯白珠为桂枝相缪,故八爵、九华、六兽列于黄金山题之上,行步则摇。” 树形步摇钗是魏晋时期女人发饰的一大亮点,顾恺之笔下的每一个女人,头上简直都长有一棵摇曳生姿的花树。
魏晋女子的发式,以假发烘托的各种髻为主。西晋有十字式大髻,东晋有两鬓抱面遮眉式髻和夸大的缓鬓倾髻—一种将鬓发松懈,十字髻歪斜的时尚发式。因发髻又大又重,不能常戴,平常放置架上称作“假头”,贫者无能力购置的,自嘲“无头”,遇事只能向他人“借头”。东晋末至齐梁间,女子发式演变为束发上耸的双环式髻。
两汉时期,男人一般戴冠、帻,但在劳动阶级中,盛行用布包头的习气。汉魏之际,因战役损坏财务,代表朝廷面子的冠服准则难以保持。人们遂扔掉了曩昔的冠帽,代之以从粗陋的包头布演化而来的幅巾,有些类似现代的便帽,既简便有用,又潇洒风流。不只文人运用,连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帅亦遍及运用。
一时刻,我国男人的头上各种轻盈的头巾轮流上台,别有一种倜傥不羁的姿势。如诸葛亮纶巾羽扇指挥战事,苏轼在《赤壁怀古》中亦赞赏周瑜“雄姿英发,羽扇纶巾”,为咱们留下了古代我国好男儿亦文亦武的形象。
戴平上帻(小冠)的女俑,根据出土北魏陶俑制造。此女俑头戴小冠,身穿大袖襦裙,腰束绅带(《汉服藏美录》内文插图)。
平上帻是魏晋时期盛行的一种头巾。西晋时,帻的后部更高,如此陶俑所戴之帻,其后部的高度简直相当于面部的一半,在帻顶约二分之一处,开两个纵向开口,以一扁簪(箄簪)横穿发髻,到达固定之意图。晋式平上帻又称“小冠”,能够单着。《宋书·五行志》记载:“晋末皆小冠,而衣裳广博,风流相仿,舆台成俗。”平上帻既可称为小冠,阐明其样式已非常挨近冠了。
笼冠是一种发生于汉,盛行于魏晋南北朝的冠饰,由前期的武冠演化而来,男女皆可穿戴。魏晋南北朝时,地不分南北,人不分男女,皆“帽上着笼冠,袴上着朱衣”,笼冠与朱衣已成为最时尚的规范调配。这种打扮在《女史箴图》《洛神赋图》以及北朝各石窟之礼佛图、供养人像与出土陶俑中均不计其数,仅仅南北朝时期的笼冠,下垂的两耳比西晋时长,而顶部略有收敛。
戴笼冠的随从,根据河北省磁县北朝墓出土岩画制造。此随从头戴笼冠,身穿朱衣,下着大口袴(《汉服藏美录》内文插图)。
北魏孝文帝是一个惊世骇俗的鲜卑族皇帝,在位期间推行全面汉化方针,不只迁都洛阳,更改汉姓,还带领“群臣皆服汉魏衣冠”,使得遭到年代冲击的秦汉以来的冠服旧制,得以在新的社会集体中连续。
孝文帝尽管爱穿汉装,命令全国人民都跟随之,但鲜卑族大众不习气这种劳动不便利的汉装,仍旧穿胡服。南北朝时期胡汉杂居,因此便于举动的胡服,在汉族劳动阶级中也得到推行,甚至连汉族的上层人士也穿起了鲜卑服装。各民族在服装的和平共处上真实的完成了交融并存和相互影响。
列女古贤图,山西省大同市出土北魏司马金龙墓彩漆屏风画,现藏于山西省博物馆(《汉服藏美录》内文插图)。
此图为出土漆画,根据西汉刘向所作《列女传》编绘。图中人物周太姜、周太任、周太姒,头梳十字大髻,戴步摇;身穿交领大袖襦裙,饰以杂裾飞髾,内穿圆领衫,腰系蔽膝。此处与顾恺之笔下的女子比较,服饰类似,细节却有差异:此处的女子服饰是北魏的样式,而十字大髻发式则是典型的魏晋发式,表现了南北交融的风格。
北魏牵手少女俑,根据河南省洛阳市北魏杨机墓出土陶俑制造,现藏于洛阳博物馆。此二俑身穿左衽大袖袴褶,头梳双髻
袴褶原是北方民族传入华夏的便于骑马的套装:褶为短上衣,犹如汉族的长袄,多为对襟或左衽,不同于汉族习气的右衽,腰间束革带,便利妥当;袴为以粗厚毛布制成的连裆裤。
前期的袴褶样式为游牧民族常用的窄袖窄腿,至南北朝时已融入汉族特征,将袖口和裤管特意加宽加大,使广大的裤子看上去与汉族传统的下裳类似。南北朝时期的袴,裤腿有窄有宽,以宽腿裤为时尚;一起为了举动便利,以三尺长的锦带在膝下将裤管制扎,称为“缚袴”。褶则开展成宽袖短衣,展示了一种特殊的褒衣博带作用。
南北朝时期,袴褶在汉族集体中遍及盛行,不分男女贵贱,简直人人皆穿。上衣衽分左右,用织锦制造,配长靴或短靴,初时仍有贵族在外加穿袍子。
北魏时期,袴褶还可作为朝服,据《通鉴·齐记三》记载:“魏旧制,群臣季冬朝贺,服袴褶行事,谓之小岁。”
总归,南北朝时期,袴褶已成为男性的遍及常服。其时的官员服装标配为“帽上着笼冠,袴上着朱衣”。即便是女官也穿袴褶,戴笼冠。袴褶成了鲜卑胡服与汉服之间相向而行的最佳“折中体”,是最具年代特征的南北朝服装。